吉林省全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数量庞大、就业人员众多,有优质的基础设施资源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在临储时期对粮食宏观调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吉林省一支极为重要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力量。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在融资和市场化运营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地位和作用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着眼省内企情、粮情和行情,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地方党政,以组建地方粮食集团壮大资产实力为着力点,以搭桥推动国有企业与大型用粮企业合作为突破口,为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发展提供融资、融智支持。截至2023年10月,全省5个地区10个县(市)共组建粮食集团10个,涉及地方国有粮企36户,累计向地方国有粮企发放贷款74.14亿元,36户国有粮企资产规模达到36.74亿元,营业收入达20.71亿元,较2016年增长3.56倍,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发展成效明显,打造了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新力量。
从无到有,积极探索“后临储时代”支持地方国有粮企发展新路径
临储时期,吉林省地方国有粮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载体,有效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收储政策性粮食超2000亿斤,为维护全国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策性粮食“去库存”进程加快,一直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任务的地方国有粮企在经营管理上面临困境,必须向市场化转型。但由于部分地方国有粮企土地性质为国有划拨、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长年未与下游客户打交道、经营实力和能力不适应市场竞争,粮食收购资金来源不足,库存无销路或销路不畅,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严重下滑,个别粮库“去库存”后优质仓容大量闲置,经营问题连锁引发职工工资发放、保险上缴等民生问题出现。与此同时,粮食市场化改革以后,粮食产业逐步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上下游供应链,玉米深加工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出现深加工企业竞拍粮源补给不足、加工能力与自身收储能力不匹配等情况,因此亟需与上游粮贸企业深入合作,补足原料缺口。
面对深加工企业粮源储备能力不足、国有粮食企业销路不畅的情形,吉林省分行秉持“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担当,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全省各粮食主产市县开展调研,实地走访地方粮食主管部门、地方国有粮企等全面掌握企业经营情况,深入研究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国有粮企的有效路径。经过不懈探索,吉林省分行创造性地将深加工企业储备粮源需求与国有粮企销路不畅问题相结合,打造“卫星库点”模式,通过发放收购贷款满足国有粮企收购粮食资金需求,推动国有粮企优质仓容为深加工企业储备粮源,为供需双方粮食购销及储备业务合作牵线搭桥,实现对国有粮企金融支持,使其能够通过为加工企业代储粮食获得稳定收入,维持正常经营。“卫星库点”模式在吉林省首届金融青年助力振兴发展项目大赛中勇夺创效奖。
从有向多,推广有效模式惠及更多地方国有粮企
在创新“卫星库点”模式后,吉林省分行没有停下探索对地方国有粮企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脚步。基于地方国有粮企具有仓储设施条件好、诚信意识强、保粮储粮管理规范等突出特点,吉林省分行先后探索推出民营企业把粮食寄存在国有粮企优质仓房的“贷储分离”模式、国有粮企与南方大型用粮企业合作收购的“南北协作”模式、省粮食信用保证基金为国有粮企贷款担保的“信保基金”模式。
“卫星库点”、“贷储分离”、“南北协作”、“信保基金”四种模式的有机组合形成了吉林省分行围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线,帮助地方国有粮企融资、拓展销路的“拳头产品”,先后在全省所有粮食主产区落地,为促进粮油市场化业务稳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累计通过“四种模式”支持地方国有粮企103户(次)、贷款43亿元,占全部地方国有粮企的80%以上。尤其是2021年以来,比重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率10%左右。越来越多的地方国有粮企在得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后,经营逐渐稳定,财务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企业职工也有了盼头,改制发展更加顺利。“四种模式”的应用成效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2021年,“四种模式”被吉林省政府以专报形式上报国务院。
由多向好,助推地方国有粮企高质量发展
“四种模式”的推广运用有效助力解决地方国有粮企“吃饱”问题,但由于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仍存在担保能力弱、资产负债率偏高等问题,信贷资金支持额度有限,企业做大做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何让地方国有粮企“吃饱”变“吃好”、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吉林省分行以支持扶余粮食集团改制发展历程为典型案例,总结成功经验,重点打造“扶余模式”,以扶余市地方国有粮企为试点,通过贷款支持扶余地方国有粮企为松原市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嘉吉生化公司定向储备、销售玉米45万吨,增收超2000万元,经营效益逐年向好。国有资产逐年保值增值,增强了扶余市政府推行产权改革的信心。在吉林省分行融智服务下,扶余市政府出资将18户地方国有粮企的划拨土地全部变更为出让土地并办理产权证,组建扶余粮食集团。伴随着资产状况改善、担保能力增强,集团内单户企业授信由最初的3,000万元增加至6,000万元再到8,000万元,实现了“支持—发展—再支持—再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地方国有粮企可持续发展。
2022年,吉林省分行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全省范围召开“扶余模式”助推地方国企改制交流座谈会,宣讲模式的同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形成了“扶余模式+双名单”管理模式,加快助推地方国有粮企改制发展进程,激活地方国有粮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骨干作用。“扶余模式”经验做法先后在《金融新瞭望》、《中国银行保险报》、《中国银行业》等主流媒体刊载。
经过多方努力,全省先后组建了10个粮食集团,启动产权制度改革企业38个。尤其是2021年以来,在吉林省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地方国有粮企改革改制进度明显加快,新组建8个粮食集团,启动产权制度改革企业25个,吉林省地方国有粮企经营能力、融资能力不断增强。2023粮食旺季,吉林省分行已审批30户地方国有粮企贷款21亿元,同比增加6户、2.6亿元。拟支持收购粮食25亿斤,预计占全社会收购量的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