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民政系统通过持续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多项政策助力扩围、精准核查增加实效等方法,及时将符合保障条件的群众纳入低保等社会救助范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一是提高救助标准。自2016年以来连续8年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城乡低保标准于2023年7月提高到每人每月784元、755元,位于全省第七位。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人每年13800元,达到城市低保标准1.47倍,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1778元,达到农村低保标准1.3倍。今年以来累计为108.5万人次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保障金6亿元。
二是拓展渠道扩面。对现行低保、特困、低收入等保障政策进行调整,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重病等人员,经本人申请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保障;依靠兄弟姐妹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供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其兄弟姐妹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均收入低于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视为无能力承担供养义务,不计算赡(抚、扶)养费;在核算低保边缘家庭人均收入时扣减因残疾、因病、因学等刚性支出以及必要的就业成本。目前全市共摸排低保边缘人口和支出型困难人口8704人。
三是数据赋能精准帮扶。依托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14.5万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预警全覆盖。同时加强与各部门数据比对筛查,结合入户走访情况进行综合评判,给予针对性救助帮扶。今年以来,防止返贫监测户中9667人纳入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和支出型人口等保障,占比57%;通过与医保部门数据比对主动给予254名因个人医疗自负费用较大的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85.08万元,纳入低保56人,特困4人;及时清退确定已死亡人员1802人。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